以党建引领擦亮民生底色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3/14

《中国社会工作报》  3月11日  2版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满满的民生关怀令人动容。一项项民生部署、一个个庄严承诺,无不彰显着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

基层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干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丹丹建议,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各个角落,聚焦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统筹党建资源,跨领域、跨部门引入共建单位,组建党建联合体,构建社区“大党委”引领、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李丹丹认为,网格是基层治理的着力点,要强化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员定期开展社区管理、法律法规、服务技能等相关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做好信息台账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开展工作和服务居民打下基础。对于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反馈,将网格打造成发现风险、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前沿阵地,实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建新看来,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据了解,近年来,元古堆村按照“党支部+运营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孵化乡村旅游、种植业、养殖业等七大富民产业,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财路”。2024年,元古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万元,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860元,较2012年增长近12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鞠华国说:“减负的工作效果好不好,要看我们基层干部是哭还是笑。”从他个人的经历来看,大家是笑的。鞠华国表示,开会从原来一个月至少5次降低到现在的2次,村干部也从原来的“表哥表姐”中解脱出来,只要认认真真填一次表就可以了。如今,村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访入户,为百姓服务。

“以往我们写一个活动策划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现在修改补充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黄旗滩村党支部书记薛志龙感叹,利用AI写策划特别高效。现在,村里的事从“互联网+”到“AI+”,薛志龙觉得能让民意表达更通畅、更精准,也能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今年,他提出了《关于通过推动普及“数字治理工具+AI”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重庆正发挥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联系面广、流动性强、贴近基层的特点,探索多方力量参与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但要使其成为基层治理‘活力细胞’,还需破解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机制不健全、权益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说。

此外,黎勇表示,还需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成立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鼓励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加入街道社区、行业协会、企业等的党组织。同时完善部门联动,搭建包含向上反馈和向下派单等形式的制度化参与平台,形成基层治理闭环。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邮箱:info@caq.org.cn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792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