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四支队伍”,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2/21

《中国社会工作报》  2月18日  3版


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建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着力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聚焦培育培养、素质锻炼、搭建载体、管理关爱等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开创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新局面,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大力培育培养,坚持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

坚持扩总量、优存量,充分聚合多方力量,持续选优配强“四支队伍”。

选优配齐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社区工作者后备队伍现状专题调研,采取“现有人员转岗一批、项目人员招考一批、面向社会选聘一批”方式按要求配齐社区工作者。

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分类举办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报名、参考及成绩合格人数均有较大突破。

培育志愿者队伍。采取“志愿服务+”模式,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建成县、镇、村级共11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12万余人,实现三级志愿服务全覆盖。

壮大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队伍。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是基层党建的组织者、实践者。针对新兴领域特点,统筹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等工作力量,选派16名党建业务水平高、能力强的干部担任“红领书记”,有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双升。

强化素质锻炼,坚持党性和业务同步提高

坚持思想淬炼铸魂、专业训练赋能、实践锻炼壮骨,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推动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以完善体系和提升能力为重点,推动“四支队伍”发挥作用。

聚焦政治能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认真抓好“四支队伍”党纪学习教育,充分用好淌水崖水库等县域红色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教育,赓续精神血脉、补足精神之“钙”。

聚焦专业能力。举办城市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出资人(党组织书记)等示范培训班10余次,发挥县社会工作学院、县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创新发展学院作用,帮助社会工作者掌握知识技能,提升工作能力。

聚焦实践能力。常态化组织社区工作者“星火淬炼”挂职锻炼活动,谋划开展“文明交通行”等4大类36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开阔思路视野,锤炼过硬本领,更好提高服务质效。

搭建有效载体,坚持队伍和场景相互匹配

将社会工作人才布局嵌入基层治理体系,联动重点领域、重点渠道、重要平台,确保“四支队伍”干得好、留得住、有奔头。

强化作用发挥。选派16名新兴领域“红领书记”入企指导党建工作,制定“党建惠企”清单35条,组织金融助企现场对接会等惠企活动70余场次。

强化平台搭建。系统化设置31处基层联系点,遴选105名“社会工作观察员”,定期组织开展与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座谈访谈、随机走访等活动,引导“四支队伍”找准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常态化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主题演讲等活动,引领1000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43家志愿服务组织充分激发活力,培树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强化示范带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推出“社会工作我来说”等专题活动,扩大优秀社会工作者影响力和知晓度。选树先进典型,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度和荣誉感。

做好管理关爱,坚持激励和约束两手并重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通过政策激励、工作支持、待遇保障等,充分调动“四支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做实日常管理。针对社区工作者,实行“一人一档”建立管理档案,分季度组织工作述评活动,开展挂职锻炼、擂台比武等活动;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突出党建工作成效、服务群众能力、示范带动影响实施星级评定;针对志愿者,按照服务类别实行“四联四融”(部门联小区,强化共建共治,推动条块融合;党员联群众,实现力量下沉,推动党群融合;项目联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服务融合;积分联共治,引领广泛参与,推动治理融合)管理机制;针对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建立分级培训、包片联系、互动交流、定期指导、动态管理、考核评价等六项机制,着力构建全链条日常管理体系。

做优关心关爱。筹建全县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构建社会工作者荣誉表彰体系,研究出台奖励办法,年底分别对“四支队伍”进行表彰奖励。督导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指导设立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9处,充分激发社会工作者干事创业活力。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临朐县委书记)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邮箱:info@caq.org.cn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792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