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还用学吗?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4/18

图片1.png

书 名:《日本第一》


作 者:(美)傅高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Japan As Number One: Lessons for America 


译 者:谷英 / 张柯 / 丹柳 


这是一本37年前写就,今年在中国出版并经原作者重新作序的“老书”。


书名为《日本第一》,作者是著名的东亚研究专家傅高义——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在上个世纪60年代,傅高义在日本居住了两年,这短短的旅居生涯竟然让之前对日本“一无所知”的傅高义,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日本这个国家使我大感兴趣,超出我要搞的社会学概论范围”,傅高义后来回想起那段经历时如此说道。正是凭借着这种好奇心,后来傅高义不仅对日本的中产阶级进行了专题研究,更是在1979年出版了一部全面描写日本社会的著作《日本第一》。


现在的傅高义名满天下,还著有《邓小平时代》一书。《日本第一》曾在美国风靡一时,美国人确实从日本受教,至少学到了如何改善质量控制。“我感到本书曾对美国产生相当影响,因为更多的美国企业因此研究了日本公司取得高质量的途径。此书在美国也促进了大家关于美国孩子为什么在国际成绩测试中不能取得更高分数的讨论。当日本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制造厂的时候,许多美国经理与工人既因日本质量控制与效率的成功而感到印象深刻,他们也学到了日本人所发展的工厂管理方式。” 


傅高义对日本成就的总结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所做出的。3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俨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本三十多年前的著作现在中国出版又有何意义?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就,曾经充满的那股向日本学习的风气,开始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有人认为,日本人表面礼貌却难以掩盖对中国的敌视,因此应对其予以警惕;有人则认为,日本早已陷于政治和经济问题中无法自拔,已没有资格再作为中国人的榜样。相比之下,那些认为应当继续向日本学习的中国人则少之又少。那么,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是否有必要将一个经济指标上迟滞的国家作为转型期可供借鉴的榜样? 


在新序中,傅高义专门解释了这一点: “本书中我所描述的日本诸多强项,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于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迄今仍能给它们提供启迪。目前,日本仍在一些领域表现出色,值得学习。日本人民收入相对均衡,只有较少的极端富裕或贫穷。日本非常富裕的人群不多,绝大多数家庭有着中产阶级的收入。日本腐败程度低,产品质量高端。日本医疗保健十分普及, 而且价格合理。日本犯罪率极低,民众客气有礼。日本污染水平较低,城市干净。日本人民具有诚信,接受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同本书三十五年前首次出版时比较,今日日本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但本书那时所讲述的日本做得很好的那些精华今天依旧还在,本书所讲述的日本之成功仍然提供了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 


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起码体现在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包括:知识、政府、政治、大企业、基础教育、福利和犯罪控制。这七个方面可以归入三类制度方面,比如知识和基础教育体现出日本在教育、情报制度上的成功;而政府、政治和大企业的成就,则可以归类为组织制度上的成功;至于福利和犯罪控制,我们则可以将其看作是社会管理制度上的成功。


日本大企业的规模与我国大型国企相仿,也时常有政府退职人员进入大企业做高管,日本企业讲究年资看重辈分,他们是如何避免官商勾结?如何晋升突出人才?如何避免庸才当道?在机构组织方面,日本企业和行政机构看上去层级森严而且流动性很低,供职于其中的职员和公务员大部分都是“终身制”。于是,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机构制度会令组织陷入僵化,最后导致人浮于事。但傅高义却认为,在这种组织制度下,职员或公务员才会为了避免被制度边缘化,而更努力地奉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帮助机构实现发展目标。另外,在这样的组织制度下,职员也会对组织更加忠诚,职员之间也更加团结,这有助于长期规划和大型项目的实施。相反,欧美过于强调个人的组织制度,使得员工与企业或机构的利益很难保持一致,这也就不利于商品质量维持在高水平,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作为一个亚洲国家,日本却难能可贵地在社会管理上同样实现了现代化。正如很多人所观察到的,日本无论在环境管理、社会治安还是城市规划上,都显示出强大的组织能力。尽管,日本也曾经历过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同样遭受着犯罪案件的困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日本的确比大部分国家都要显得更干净、安全和井然有序。


就在《日本第一》出版不到10年的时间, 日本经济即遽然陷入了衰退。直到今天,日本仍然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在整个世界格局中,日本处于衰落之中。而这正显示出,日本的发展模式本身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但是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确实是有目共睹,即使在经过“失落的二十年”后依然是个现代化的国家,这位邻居的得与失也许对一水相隔的我们最有启示意义。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中国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邮箱:info@caq.org.cn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792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