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简称空间应用中心。空间应用中心代表中国科学院负责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规划、实施、成果产出与推广,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承担工程研制的组织管理、系统设计、集成、测试、可靠性保障、在轨技术支持、有效载荷在轨运控管理、数据获取及应用成果的推广服务等系统技术支持、支撑、保障、服务工作。
演讲主要内容:
为满足空间应用系统对元器件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的要求,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率先在XX-6和XX-2型号任务对COTS(商用货架)器件空间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加速了元器件选用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理念的革新。针对COTS器件,从管理、技术、研究重点三个层面提出“1+1+2”可靠性保证体系,包括:
1套管理方法——1) 项目驱动型跨部门协同组织结构;2) 基于“人机料法工艺信息”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思路;3) COTS器件项目应用管理流程;
1条技术路线——COTS器件空间应用可靠性评估框架;
2个技术难点——1) 单粒子效应防护研究;2) COTS器件HALT验证。
建立COTS器件空间应用的可靠性保证体系,摆脱COTS器件不敢用、用不好的困境,克服选用评估无标准、欠规范、缺流程的局面,解决COTS器件单粒子效应防护、高可靠长寿命试验与评价的难题,为空间环境COTS器件单粒子加固、可靠性快速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为低等级元器件空间应用的选用与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演讲者简介:
邹田骥,李鹏,李丹(女):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可靠性保障中心,工程师,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空间应用中心前瞻性课题,参与了装备预研基金项目,共计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