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1
特别是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交流关于健康方面,从医生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汽车材料,汽车包含生活各个方面与健康的关系。
北大医院是中国第一家公立医院,已经一百多年历史,一般都会在十大医院比较靠前。我们是离中南海最近的医院,大概有五六米样子。我们医院位置比较好,不能盖楼,比较分散。
我最早开始接触这个角度,是我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的时候,当时拿到北大和悉尼大联合培养的项目,刚开始接触环境与健康的话题,最开始中国疾病是以感染为主。到了之后很多人得皮肤过敏的问题,特别是小朋友,会有女孩子排队做肉毒素注射、果酸,会有一些新问题很感兴趣。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我觉得这个领域肯定越来越好。包括以前不太注意的白血病话题,好多儿童医院白血病中心都是我们医院援建,我们医院去了三分之一的白血病大夫,儿童医院建院的时候都是我们医院查房。
后来回到北大医院工作就来到德国,这是我的老板,是皮肤科领域非常有名的医生,他主要做皮肤和环境之间。皮肤科比较大,一般像过敏科都是在皮肤科里面,一般皮肤科有几个楼。这个人是Berlin,关于很多汽车材料和健康关系都是我从他那里学来。
我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从德国来的朋友,欧洲一些汽车材料检测的都是他们做的,包括一些食品药品的,跟人健康有关系都是他们来做的。我今天更多是作为李高帅的补充,我真的见证到大数据非常详尽,我可能从医生的角度来做一点点补充。这是后来到慕尼黑大学游学,很多数据跟健康有关系都是由皮肤科医生做的,我们现在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迪士尼乐园,他那里环境监测非常非常缜密。
欧洲生活是非常愉悦,欧洲对花粉过敏、绿植过敏,他们对食物过敏也是很严重的。就像第一次见识到对食物过敏有多严重,有人喝了啤酒就休克过去了。或者有小朋友上面带了花生的标记,我吃了花生可能都有过敏。所以在餐厅见一个小朋友胸前别了一个花生的标志表示所有吃的东西不能有一点点花生,甚至有的人味到这个味就会晕倒,所以有些餐厅会写在这吃这个东西不过敏的。为什么放这个?一方面是我最喜欢的食物,另一方面保罗那啤酒是我做的,就是一些酒喝了之后会不会引起过敏、伤害。实际上除了看病救人之后,我们也做其他的项目。
这是我们目前生活的工作的地方,是我们医院对面。随着工业化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刚才聊到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都高了,实际上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病,其实过敏越来越多了,只不过大家没有意识到。今天来的家里有一些小孩会意识到。
先来看第一个病,这个病是湿疹,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只在图谱里面见过特异性湿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这种小孩生下来湿疹,长大了会变成过敏性鼻炎。在北京的发病率是12%,十个小孩里面就有1个小孩。当然还做了一个统计,在中国湿疹发病率达到1.5亿到2亿,荨麻疹大家可能都见过,包括在座各位可能都得过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中国有三千万。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过敏。比如说过敏鼻炎,同仁医院他们做了一个项目,中国的过敏性鼻炎有1.5亿。即使到今天,哮喘每天有三个小孩死在这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关注汽车气味,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过敏性源太多了,北方中国特别是特殊原因,不去分析具体原因,这些人对气味特别敏感。因为我们的调查只问了一个问题是气味,其实你可以关注更多,有没有皮肤瘙痒,有没有头晕。其实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一方面对气味很敏感;另一方面由于气道阻塞会引起头晕,会有其他的症状。其实气味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心理问题,因为中国人可能我们对气味不信任度更高,或者从其他角度来看待,西方人觉得很Man。另一方面也是中国过敏性鼻炎、哮喘人很多,所以对气味非常敏感,会出现很多症状。有机会的话再作调查的时候可以多给大家多加几个生物学指标,开车的时候会不会头晕目眩,会不会皮肤瘙痒。其实,国外报道非常多,有一些过敏性鼻炎甚至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开车的时候出现了引起了交通事故,反映了患者对于健康的关注。
从医生的角度来讲,患者对气味关注,其实对健康的关注。因为很多人买车不是自己开车,很多人买车是接孩子上下学,接女朋友,关注度是不一样的,更多是健康。四五亿健康,一定是中国最大的疾病,严重的也可以引起死亡,奶粉里面都有三聚氰胺就是北大医院报的发在英格尔杂志上。其实我们对很多东西质量不那么信任,或者我们抱着怀疑的态度。我在国外每次回国时,我是70后,正好我的同龄人都是生育期,所以每次我都带着几大箱奶粉给他们。为什么国外的奶粉一定好吗?其实需要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标准衡量它。这应该是医生和质量协会一起合作做的事情,我们应该有一个标准反映这样可靠的现实。
我给大家稍微科普一点,关于过敏性疾病就是荨麻疹,几乎每个人都发生过这样的疾病,严重的话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这个人平时是这样的,他发病的时候是这样。其实这个病对人的影响,不光是生理影响,心理影响也更大。这个女士应该是50岁左右,这么瘦,身材这样好,生活阶层还不错的,她眼睛周围没有皱纹,大家知道在国外女人是不可能的,肯定是做肉骨素注射,大家知道在国外做肉骨素注射要要贷款,费用非常高。另外,这个人生活质量非常高,她可能会去约会,甚至做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大家看到她发病的时候是这样的,如果开车的时候会出现车祸,甚至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实际上过敏是一个现代病、富贵病,发生率很高。大家看湿疹是这样的,好多小朋友你看他的眼睛,除了引起身体健康,还会引起很多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像这样的疾病中国快有2亿了。对于这些患者如果车内材料有问题会痒,而且会引起湿疹全身发作。比如说车内苯二胺超标,比如说有些香料他过敏,他可能会发病。如果有些黏合剂或者甲醛、二甲苯超标,也有这样的疾病全身都会红的。有一些患者老百姓并不一定都对,有些是对的,有些人是过敏,有些人是有不舒服的表现。
这种接触性皮炎,有些人是对内衣带子国民,有些人是对金属过敏,这是对芒果过敏,过敏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过敏。对于这个病意识到比较少,过去我们是肝炎大国,是感染性疾病为主的国家,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的。年轻一代我不喝茶了,以咖啡为主,我们的食谱我们的生活习惯都已经发生改变,实际上特别是年轻人过敏已经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过度清洁导致过敏性越来越高。
这是我在德国教授做的一个研究,当然我们在做一个亚洲研究,考虑过敏和社会经济的关系,由于过敏国家经济负担有多大,要花费多少钱治疗过敏;另外,由于过敏产生学习、工作的下降,比如说刚才脸肿成那样,她肯定不会上班,有很大的社会心理负担。所以过敏是现在非常关注的话题,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超过前面几代人的理解。
我们看荨麻疹,为什么叫荨麻疹?就是有一种植物叫荨麻,扎了之后会出现一模一样的皮疹。其实这是形态学的描述,反映了我们对他的认知非常模糊,不清楚,我们只能通过描述是荨麻疹,现在叫习惯了叫叫荨麻疹。我们对疾病认识已经超过以前了。从最早发现肥大细胞到阻碍到药物,我们认知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到现在生物制剂发现,过敏不像以前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机制,也治不好疾病。实际上绝大多数过敏是可以治好,但是有一个话题你接触你还会再犯病。比如说你就是一个接触性皮炎,就对车辆皮疹过敏,我给你治好了,你再接触身上又起了很多皮疹、湿疹、接触性皮疹。即使你哮喘已经好了,坐在车里确实有一些东西刺激到了你,比如说雾霾清除能力不够强,也可能你哮喘又发作了。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数据的进展,已经给我们提供很多的解决方式,不光光是诊断、诊疗。中国古语“大医治未病”,真正好医生是能够预防疾病发生,这才是一个好医生。
给大家看一下,为什么要做预防?我们知道小孩子生下来得得第一个过敏病是湿疹,所以在北京有12%,10个小孩就有一个小孩出现,湿疹之后就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之后就是哮喘。很多小孩不停干咳,其实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只不过你不知道,你以为他感冒了,很多这样的疾病被我们误导了或者没有很好的正视。
对于这些小孩还在接触过敏原,还在接触很可怕的东西。举个例子,一年要看五千例患者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治好了,我有一个工信部朋友,他们家小孩就是湿疹没治好了,为什么他一直没治好?地上铺了一个地毯,地毯上有沉埋,这个小孩总在地上玩,湿疹总也过不了。沉埋、猫毛、狗毛过敏小孩很容易发生哮喘,我说你必须现在治好,要不然长大得了哮喘再去治疗可能就晚了。所以,生活上的预防远远大于治疗的效果。这是过敏的起点,我们应该关注小朋友健康问题。
这是我们在写国际版的指南。一方面为了更好的预防过敏,我们制定了国际化荨麻疹、湿疹治疗,要规范医生的治疗,你的行为要规范,咬合力,要正确。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好客户体验,不会给患者发问卷,实际上我们努力做,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和诊疗水平。包括我们做了一个杂志,把国外优秀经验带到中国来。在德国80年代的时候已经有17%发生湿疹,东德只有3%。当然这两个国家是由于苏联和美国分开,当东德、西德合并20年之后,再做一个调研发现东德、西德婴儿湿疹率已经差不多。这就是说行为习惯、经济水平提高,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导致了过敏的增加。
反过来看中国,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太认识这个病,现在几乎看不过来。另外我们距离20%,日本也是20%,我们还有10%的差距。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希望可以追得上他,当然我们不希望那样情况的发生。但是这样的疾病其实需要我们关注的,一方面医生要提高诊疗水平,一方面是我今天的主题,要跟大家合作,我们要做患者教育、患者生活指导,还有生活各个方面的企业合作,我们要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中国北方特殊花粉导致过敏性鼻炎大范围流行的情况,其实这些是可以找到办法解决的。
我们做了很多患者项目,教育患者学习,如何避免过敏。还做了一个认证,我们会给很多材料、很多东西做认证,用了是不是不容易过敏。通过什么办法?目前我们是国内做过敏性检测品类最全的科室,很多都是我从国外带到国内来,比如说像花粉、食物、药物,这些信息接触,我们可以测500多种可以接触的东西,比如说有人戴手表。还有其他可以过敏的东西,可以可以测血,血里面可以检测你对什么东西过敏。
除此之外还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我们是中国卫生部化妆品不良检测机构,实际上大家用的化妆品很多是不合格的,也特别希望跟中国质量协会做化妆品使用情况。我只是给欧莱雅做的测试,比如说化妆品洗面奶、睫毛膏、口红做了一些测试,对什么东西过敏。对很多东西都过敏,我们把做了很多测试。大家想想这样一个女士化每天早上起来妆完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况?她会很痒。很多女孩在座喝酒脸会很红,天气热脸也会红,其实都是用的化妆品不合适引起的。
中国人跟西方国家不太一样,我们会染发剂过敏更高一些。但是大家知道很多车辆皮质有这个东西,皮质制作有时候会加这个东西,也会导致过敏,过敏严重的话会引起休克。这是原来在急诊看的患者,眼睛根本什么都看不到的。这是对睫毛膏过敏,过敏的话会起泡。大家看着也是用洗面奶引起的,患者恨不得用沙子擦脸,这种病不会死人,会对患者影响非常大,很少有女孩出门不摸东西、不洗脸。
大家经常出去坐飞机看空姐的脸,都是这样的,其实好多化妆品里面不合格引起的。其实有或多化妆品里面有激素的,四分之一的化妆品里面有激素。当然每天在脸上摸激素,当然会产生过敏的情况,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做了很多化妆品的测试,引出来的东西就是让大家理解为什么要做汽车,我们做了一些测试,他们需要生活在更安全的环境里面,包括避免过敏发生的情况。
给大家介绍一个做了三年的项目,汽车材料跟制造材料的监测,不是说监测一个小环境,车内环境超标了,很难检测出来,但是对于特殊人群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我们查的不是含量多少,而是查的是人,我们是以人为单位的。
我们看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的情况。如果一个人过敏本来气道很顺畅,氧气进来二氧化氮出来,如果过敏的时候就闭死了,有很多液体会把这个地方堵死,严重引起过敏性休克。对于比较轻的人,气道会引起休克,我们知道很有名的人都死在哮喘上。像过敏性过敏的,中国已经有1.5亿过敏患者,一方面对气味敏感,稍微有一点气味就觉得很难受,这种难受包括头晕、头胀,很多很多不是很显著的特点。但是不太显著的特点常常忽悠掉,是不是有致癌的东西,其实是过敏,他可能觉得特别不舒适。就像这个一样,如果你的气道闭死了,驾驶的时候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上升。
这是纯粹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做这样的病例去看,看他的粘膜有哪些变化,真正过敏的时候有很多变化。比如说我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跟在座人正常人不一样,稍微有一点气味就发作,其他人就耐受。这不一样是汽车材料,跟个人体质有关系。所以,是双方面,一方面个人体质,一方面汽车材料有问题。
我们当时做的研究,我们把收集一些重度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皮肤过敏很严重的患者,排除这个人有怀孕等,我们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接触材料有很严重的效果甚至诱发哮喘。一方面做皮肤测试,因为每一批次汽车车型不一样,我们做了五六十种汽车车型,贴到人身上,这是我们之前做的流行病学,我们对香料过敏比较多,跟国外不一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气味更敏感。这主要是用了染剂过敏的情况,所以我们找了对这些东西过敏很严重的人,把汽车材料贴到他身上,如果他不过敏,其他人也不过敏。如果他过敏的很厉害,说明材料里面有微量,也会受不了,正常人我们不建议使用。所以,更新汽车材料供应商,比如说哪一个香料不合适,这样就是安全的车辆。这是研究结果,我们跟西方欧美人不一样,我们对很多过敏的原材料也是不一样的。最常见的一个是香料,还有很多对本二胺,在国外他们不太容易过敏。
我们的结论是要做中国的标准出来,中国人更容易对哪些东西过敏,然后做一些材料出来贴到患者的后背上。如果你过敏会引起红斑、水泡的表现,我们会建议这个企业换一个供应商,说明材料对比较敏感人是不合格的,会避免很大的风险。这是我们选的重度过敏,对很多东西过敏。如果他没有出现问题,说明这个材料是安全的,当然对普通人没有问题,做了很多批次有的做30多种,有的做50多种,根据每辆车用的材料不同,我们会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我们检测37种都是没有问题,如果50个人都没有问题,说明37种材料都是很安全的。我们会给企业一些建议,建议你更换材料再去做。
我们还做气道的检测。我们做的是从北大医院出发到雁栖湖,这段路觉得比较是合适的,长度够。很多人在北京生活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你很早起来堵在路上,晚上也会很长时间在路上,所以觉得这个长度比较合适。我们把重度过敏、重度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的病人、重度哮喘的人,从上车开始一直到再开回来,整个过程当中鼻黏膜的指标一些呼吸的指标,我们证明没有发生呼吸困难。
那天北京雾霾500(爆表),上车之前测了很多指标,很多哮喘病人要发病了。当时我们在想这个实验要不要做,当时我们带了一个救护车随着走,就怕路过程当中这些人发生哮喘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是很庆幸的是我们回来的时候患者没有发作,在户外步行的话可能已经发作了,但是在车里面隔绝了花粉、雾霾等反而保护了他,这是特别精彩的反证,可以找到一些预防的办法。
这是吹气实验,看你的肺活量有没有改善,测鼻子里面氧气交换情况,看是不是发生过敏。很多人说坐在车里辣鼻子眼睛,其实就是过敏的一种反映,我们有很多医学指标来客观评价有没有问题,好多人可能是心理问题,他觉得新车一定不安全,其实未必如此,我们有客观指标来衡量这件事情。
这是比较医学的趋向,我们测了很多指标,鼻道的通气量、肺的换气量,一氧化氮的释放,一氧化氮跟哮喘的关系,皮肤接触过敏的指标,眼结膜是不是有红有流泪等等具体的医学指标体系去衡量等等。如果从这开到雁栖湖再开回来,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这样长时间没有发病,我们推测正常人没有问题。当然我们测可以车内小环境有害物质的含量,当然强调一下含量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敏感人还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选择人为标本研究这样的情况,过敏人如果不发生问起,普通人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看好的情况下,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有更多汽车出现,包括新能源汽车。究竟安全性如何?患者客观随访已经表达了,他们对健康的诉求。我们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体系评估这个车的安全性。为什么要说这个?医用口罩是3块钱一个,防雾霾的口罩是多少钱一个?所以他的附加值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如果是一个健康的车辆,才是一个安全的车辆,才是一个好的车辆。
所以,希望未来有机会跟各位一起合作,能够把好的东西、健康的东西带给老百姓,我们合作一起做一个大数据库、评估体系,去评估车辆的安全性。当然我们有很好的医学平台,也期待着跟大家有下一步的合作。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