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研究院运营总监冯锦山:未来汽车产业技术朝着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总体方向发展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1

图片1.png

图片2.pn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接下来我就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产业趋势,做一个介绍。刚才讲到4月份三部委发布的中长期规划,我想更宽的范围内介绍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在中长期规划之前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包括把新能源汽车列为十大优先领域之一,表现着汽车强国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工信部委托汽车学会编了节能新能源汽车1+7细分领域的路线图,也构成中长期规划前期很重要的基础。实际上中长期规划技术路线图很大程度上是契合。前面讲一下技术路线图,最后根据技术路线图评估的最新的产业政策、技术、市场现状和趋势,做一下交流。

刚才讲到《中国制造2025》确立汽车强国标志性事件,汽车强国拉开序幕。更进一步明确了汽车产业强国建设具体行动、计划。这个路线图也是国家制造强国专业委员会和工信部联合委托的研究,主要瞄准的汽车强国建设的路线图。

从工信部委托汽车学会要组织汽车及跨产业的500个专家做了7项专题技术路线,最终形成7个领域的路线图,经过60多场研讨会。最终形成“1+7+X”体系,7个领域里面有3个人新能源汽车有关的,其他几个领域跟电动车有关,像轻量化、动力电池技术等,很多都是共性技术。

技术路线图发布之后,在行业内外引起了比较大的关注,包括国外内研究机构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2016年发布之后,接下来会持续每年做年度研究和评估工作,7个领域综合评估,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轻量汽车专门评估。

我们对未来汽车产业技术方向做了梳理,在未来方向上达成高度共识,未来朝着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总体方向发展。其中,我们强调不光是产品三化,其实在产业链上下游、研发环节也是三个这样的趋势,制造化有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研发。在后端服务领域,也比较明显。

这是对新能源汽车现状、趋势,国内外做了一些比较细的梳理。未来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以主要突破口,以动力系统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智能化水平升级为主线,以先进制造和轻量化等共性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汽车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的历史转型。这也是中长期规划里面提到的策划,包括突破口、重点。

在此基础上提了2030年总目标,中长期规划提到2025年,路线图提到2030年目标,强调引领性。顶层目标的提出是从 碳排放,先于产业规模和国家碳排放承诺2030碳排放达到峰值,限于两个峰值之前,产业2028年实现碳排放的达到峰值。包括汽车之外的行业部门,一种不是很客观的思路,通过控制汽车产业的规模,市场容量来达到减排路径。实际上通过我们技术路线图研究发现,通过先进的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智能网联技术对碳排放有一定的贡献。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不限制汽车规模、总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前达峰。这是巨大的共识,之前在国家很高层面上形成这样的共识,汽车行业控制在三千万辆,要不然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我们的预测,在2030年之后,2035-2040年我们产业规模才能达到峰值,大概是四千万辆。通过我们的研究,也在达成共识。

主要的里程碑,新能源汽车在2030逐步成为主流产品,初步实现整个产业电动化转型。这里面电动车不能就电动车论电动车,跟其他技术都是交叉联合发展,智能网联形成原创性成果并普及应用。里程碑方面,主要是新能源汽车7%15%40%三个阶段的里程碑,节能也是这样的里程碑。智能网联从不同智能化水平来做的。

这里面提到7大领域来突破,新能源汽车三个专题,接下来就简单的做三个专题做一个介绍。这是节能路线图,这是纯电动与混合汽车的技术,总体上以2030难实现电动化转型为目标,对纯电动和混合电动汽车根据产品技术特点,适合推广的领域,做的技术发展的梳理。包括在中型以下发展纯电动以上。目标之下,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规划了2030年的发展路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渐进式发展路径,从中等功率到2030年全功率的燃料电池的技术方案。总体上产业技术发展目标,下面是从系统到整车到关键材料,到加气站,逐层的支撑和分布。这是智能网联汽车,这是动力电池路线图,总体思路近期以优化电池为主,支持新能源汽车汽车推广。中长期开发新型的动力电池,实现新能源汽车更远发展。从单体到系统,从能源密度到寿命渐进式的发展目标。这是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包括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电池,基本上2030年基本能够实现商业化。

这是前面七个领域发展的路径。

接下来对今年以来年度评估结果做一些交流。从产业现状来看,整个产业是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从产品导入期进入快速发展的前期。目前整个市场应该在1.8%,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0万。在目前阶段,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是很典型的特征,政策驱动的效应应该是渐进式,不能一下子断崖式。

技术现状,整体上结构优化的过程。乘用车占比,2013年是50%,到目前80%,说明私人市场成为消费的主流。技术市场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有提升的趋势,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有一定的波动(下降)。

产品经过几个品种的迭代,技术升级。根据我们最新的调研,特别是纯电动乘用车进入纯电动开发最新阶段,包括吉利、广汽、北汽,都要推出全新设计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稳步提升,包括初级网联化技术导入,像上汽的EX。还有轻量化技术应用,减缓电动车动力电池增重的影响,也得到了应用。还有动力系统的一体化。燃料电池汽车预期,总体判断上感觉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上产业化和技术发展预期大大提前。国内整体上从天然气汽车到纯电动汽车,从现在调研来看基本上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从2019年从研发到产业化到推广的阶段。特别是在政策的驱动下,实现了50万辆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出现,包括成本的降低,其中的代表动力电池从早期的三块多,到目前大概一块五一瓦时的降低。

这是路线图包括新能源方面大致的目标,从销量、保有量、充电设施都有目标。未来在这些目标的导引下,首先要强调这些目标是政策行径下的目标,反过来综合的,已经形成配套体系的话,这些目标是基本无法实现的。这些目标也是在政策下来达到的。

第一,未来会出现技术创新平台;第二,全生命周期可能会更加强调低能耗和碳减排,至少从目前来看碳排放减低作为补贴的目标之一,工信部申请了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这个项目在项目办公室今年明年上半年就会展开电动车上游清洁能源发展。第三,燃料电动汽车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将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和动力汽车协同共生发展。目前对燃料电池汽车,是非常非常相近的。所以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能会迎来协同推进。第四个趋势,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共享出行日新月异,在全球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下,汽车制造商纷纷重新将自己的定义为出行服务商转型,以共享出行为代表的新兴商业模式将日渐流行。未来的市场产生流量,会相对现在的市场流量以30%增长,更乐观的预算,未来出行预算会产生现在汽车两倍的市场容量。所以,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在向出行领域占先级。

整个政策来看,这是我们联合课题组做的,从09年开展示范一系列的政策,比较密集出台政策滞后,分析来看有几个特点:首先,政策层次比较高,从最高领导人,到国办的示范指导意见,到部际联席会议,到具体部门的政策都出台了。再到地方就层级更多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工具多样,我们是最丰富的,美国是只有减税,没有补贴,我们又有减税又有补贴,又有非财政的激励,从十五规划到后来覆盖产业的政策。力度比较强,大家也能感觉到,这是整个新能源政策趋势。

下一步双积分的政策,可能大家也关注到了。还有刚才主持人讲到的中长期规划。中长期规划在颁布之后,装备司希望提到六大任务八大工程,希望通过八大工程进一步往下落实,找到政府部门、产业界、科技界各自的发力点,形成汽车强国的合力。汽车学会组织行业力量,来做八大领域的落地工作,很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应用实施方案,工信部强调要到可执行可落地层面,正在编制,年底能提交工信部向行业发布。

刚才讲的2017年对政策的梳理和回顾,接下来是在四部委联合后补贴政策体系。大家知道补贴政策在逐步退缩,2020年按预期的话应该能完成。但是现有的政策体系里面,补贴政策是非常基础性、支柱性的政策主体。如果政策主体逐步退出,对政策造成很大的冲击。我们也在研究后补贴时代,怎样促进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新能源产业政策不连贯、不稳定,没有稳定预期,会带来产业波动。我们关注到欧洲一些国家政策突然退出之后,产业断崖式下降60%左右。2013年混合动力公交车整车断崖式退出,几乎混合式公交车一下子就退出了。所以,我们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后补贴时代政策体系。我们初步判断2020年之后,至少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不能退出,补贴也不能完整全部退出,也可以从车辆购置领域向充电服务、充电基础设施使用环节,再维持一定的时间。

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中国质量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79-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0185